過去與現在
衛生所自光復成立已有60年歷史,臺北市原有16個行政區,各區面積人口差距甚大,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暨所屬醫療院所之組織架構,係沿襲民國56年升格為直轄市前之省轄市框架。臺北市政府為健全基層組織,充分發揮區政功能,於民國79年3月12日將原有16個行政區調整為12個行政區,本區由原松山區縱貫鐵路以南地區與大安區和平東路3段以北合併而成,命名為「信義區」,「信義區衛生所」因此而生,座落於信義路五段十五號一樓。 94年1月1日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與中央衛生機關組織再造同步,衛生所更名為健康服務中心,為與衛生局各業務處功能性分工及強化社區保健服務,以落實社區健康管理成效,社區內公共衛生及專責保健業務,強化社區健康品質的提昇及為市民健康管理的維護者。 本區醫療資源豐富,為提供弱勢族群(獨居長者、中風、殘障、智障及精障)、慢性病及癌症病患完善的醫療照護,健康服務中心扮演連結社區資源平台的角色,建構社區健康照護網絡,改善過去各醫療機構提供單一且片段的服務模式,整合社區藥局、醫療院所、復健中心、護理機構及民間公益團體等社區資源,在第一時間主動提供醫療服務,使慢性病患就近利用社區藥局取藥,腦中風之恢復期病患就近利用社區復健中心進行復建,失智症及家屬都有妥善照護,新移民及其子女得到多元的服務,讓「社區健康照護網」成為信義區居民健康的守護神。 服務方針 我們的願景:配合社區脈動,經營健康事業。 施政理念:全民健康、安心樂活、幸福家庭、尊寵服務。